在電視演播室錄制工作中,所拍攝的主體對象主要是人物。在對人物布光的的操作中處理最多的陰影就是人物活動產生的陰影。人最能傳情達意的重要部位是面孔。面孔成為布光的主要表達對象。人的面孔是球面狀的立體的形態(tài)。在正常的照明過程中,它產生陰影的部位也是有規(guī)律的,常常是在鼻子的兩側、下面,下頜邊緣和面頰兩側。這些是對陰影的控制中要重點注意的部位。消除減弱人物這些部位的陰影,常用以下幾種方法。
1 柔
柔,就是改變光線的性質,由強減弱,由硬變軟,來淡化所產生的陰影。常用方法有:
(1)使用柔光型的電視聚光燈; (2)管狀的散射燈具; (3)電視聚光燈調節(jié)焦距,變成散焦; (4)聚光燈前加柔光紙,改變?yōu)槿岷偷纳⑸涔猓? (5)使用新型的三基色熒光燈具; (6)使用新型的多點狀光源的LED燈具。 應用以上方法,不同程度改變了光的性質,使光線打到人物面孔上的陰影,邊緣軟化柔和,陰影與亮部光區(qū)光比減弱,也減小了人物的陰影落到背景上的濃度與距離。在空間較小的演播室內,柔和的主光會大大減輕人物投影對周圍環(huán)境光的影響。柔和的散射光,對減弱陰影有很大的作用,還能細膩地表現出人物的皮膚質感。但是對于一些皮膚粗糙、膚色較黑的人物,不能像直射的光線那樣投到皮膚上,要使皮膚泛亮來掩飾人物皮膚的缺陷。柔和的散射光作為人物照明的主要光源,也為人物的化妝提出了新的要求。上一篇: 常見的風險及應對方法舞臺演出中注意要素